主题 : LCD 屏,中国真的无敌了吗
千山同一月 万户尽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级别: 总版主

UID: 998
精华: 0
发帖: 605080
威望: 530158 点
无痕币: 15 WH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62882(时)
注册时间: 2008-12-25
最后登录: 2024-06-03

0 LCD 屏,中国真的无敌了吗

刚过去这一年,LCD 屏厂可是着实没少赚。
疫情之中,居家办公、学习、生活成为了常态,而电视、显示器等产品的需求也随之迎来了一波快速上涨。
由于这些设备使用的大多是传统 LCD 面板,因此 LCD 面板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梦回”2018 年初的高点。
中国屏幕厂商在这波 LCD 价格高涨的大潮中,赚的盆满钵满。另一边,2019 年就宣布要退出 LCD 产业的三星、LG 等韩国屏幕巨头,纷纷表示还要再战一年!

▲32 英寸 LCD 面板价格走势,数据来源:Wind
站在当下,我们真的能说中国屏厂在 LCD 屏幕领域再无对手了吗?在 LCD 屏幕领域,中国的面板厂商是否将核心技术真正掌握在了手里?
从早期欧美日韩企业的各类技术封锁、限制下的 “缺芯少屏”,到今天在 LCD 屏幕领域市场份额过半,中国屏厂又是如何翻身逆袭的?
一、净利暴涨三倍,中国大陆双巨头占 LCD 半壁江山
翻开各家国内屏厂的 2020 年全年业绩预告,扑面而来的是满满的 “我赚钱了”。
以京东方、TCL 华星、深天马、维信诺等主要屏幕厂商为例,其净利润的同比增长情况至少都在 60% 以上。
其中净利润同比增长最高的达到了 227% 左右,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而京东方的净利润规模超过了 50 亿人民币。
毫无疑问,这波净利润暴涨的背后,离不开今年 LCD 屏幕产业的强劲价格表现。而如今的 LCD 屏幕产业,从最终的面板制造端来说,已经是中国厂商的 “天下”了。
在刚刚过去的 2020 年,中国大陆厂商在大尺寸 LCD 屏幕领域的市场份额总计已经超过了 50%。去年 5 月,京东方以 22.8% 的市占率排名全球第一,TCL 华星也达到了 12.9%,位列全球第三。

▲2020 年 7 月全球大尺寸 LCD 面板出货面积份额,数据来源:Omdia
大尺寸 LCD 屏幕主要用于电视和显示器的生产,而这两类产品的出货面积占比之和接近 90%,所以大尺寸无疑是 LCD 面板竞争的最主要战场之一。
毫无疑问,中国大陆 “双巨头”的格局已经形成,而这带来了更强的议价能力以及利润水平的增强,这些都是财报预告中漂亮成绩的来源。
目前京东方在大尺寸 LCD 屏幕领域的毛利率达到了 15% 以上,而 TCL 华星超过 10%,两者均高于行业平均的 8.07%。
当然,中国厂商的份额提升,与韩国巨头企业的 LCD 产线陆续关停,产能逐渐下降也密不可分。
2020 年 4 月,三星宣布要在 2020 年底关停在韩国和中国的所有 LCD 面板产线,同年 1 月,LG 也宣布将在年底关停韩国 LCD TV 面板产线,仅保留中国广州 8.5 代线。

▲数据来源:IHS
2020 年第一季度,韩系产能占比大约为 23%,到了今年一季度,Omdia 预计其占比将来到 8%,降幅十分明显。
虽然三星和 LG 都反悔将延期 LCD 产线的关停,但该来的只会迟到,并不会缺席。
二、LCD 面板核心技术仍是软肋,美日韩德称霸
纵观整个 LCD 屏幕产业链,大致分为原材料和设备、生产制造和终端产品三个大的分类。
中国屏厂大多处于中游的位置,也就是面板的组装生产。从中国屏厂产线中出来的产品,就基本上已经是一块封装好的屏幕模组了,可以直接发给终端厂商的产品工厂。

▲LCD 屏幕产业链情况
表面来看,中国屏幕厂商基本上做的是 “来料加工”的工作,这也就带出了我们最明显的一条短板,也就是对上游核心技术的掌控不足。
现在,大部分电视,我们手里的笔记本电脑、PC 台式机所外接的显示器、以及各类车载显示器,所使用的屏幕,绝大部分仍然是 LCD 面板。
这些屏幕看起来只有毫米级别的厚度,但实际上一块 LCD 屏幕拆开来看,是有非常多的层膜组成的。
由于 LCD 屏幕是 “被动发光”,需要光源,因此 LCD 屏幕天然就是由液晶面板、背光模组两个大的部分组成。
在面板本身方面,成本占比最高的两部分,是偏光片和彩色滤光片,仅这两部分的成本占比之和就约为 50%。这种材料我们听起来并不陌生,但实际生产的技术壁垒,却很高。

▲侧光式 LCD 面板大致结构
目前,偏光片和彩色滤光片几乎是日韩企业的天下,日本电工、住友化学、三立化学,韩国 LG、三星,是全球前五的偏光片巨头,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
再看彩色滤光片这边,目前主要的屏幕厂商都选择自制,例如 LG 的自制比例超过 90%,三星也有 75% 以上。
而国内头部 LCD 厂商,如京东方、天马等,自制比例均不到 30%,而剩下的 70%,都要向日本凸版印刷、大日本油墨、日本东丽等公司采购。
目前国内屏幕厂商都希望提升彩色滤光片自制国产化的比例,也在扶植供应链企业,例如东旭光电曾在 2015 年斥资 30 亿人民币引进了大日本油墨的技术和产线工艺,并且在 2018 年实现了量产出货。
但是目前国产彩色滤光片多以中低端为主,国内高世代彩色滤光片领域仍然有较大空白需要填补。

▲55 英寸 LCD 面板原材料成本拆分
当然,既然说到 LCD 屏幕,就少不了液晶材料,LCD 的英文全称为 “Liquid Crystal Display”,翻译过来就是液晶屏幕,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 “液晶屏”。
液晶就是液晶面板的基础材料,目前在混合液晶材料领域,以德国默克、日本 JNC、日本 DIC 为代表的德日企业垄断了全球超过 90% 的市场份额。而液晶对于面板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的液晶材料偏低端,有不少代表性的企业在加大研发力度,例如八亿液晶现在就已经在 2017 年成为了京东方国内的第一大液晶供应商。另外诚志永华、江苏和成等企业也在该领域进行研究和尝试。
除了 LCD 面板本身,它上面覆盖的一层玻璃也十分关键,并且成本占比也接近 15%,LCD 面板要用到的玻璃其实是比较特殊的,它是一种由铝硅酸盐等成分构成的无碱玻璃基板。
看起来这只是一块玻璃,但想要把它生产出来,涉及到工艺、配方、设备等多方面的技术壁垒。
LCD 屏幕玻璃领域,美国康宁一家就吃去了 50% 的市场,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行业霸主,日本旭硝子、日本电气硝子位列二三名。美日企业共计占据了 LCD 玻璃市场近 90% 的份额。

刚才提到,LCD 屏幕需要靠背光模组 “打光”,才能够点亮,因此背光模组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这部分成本大约占据了整个 LCD 屏幕模组的五分之一。
背光模组本身生产技术并不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也是国内企业所擅长的,但构成背光模组的,是各类光学膜,而目前全球光学膜领域 80% 的产能都被海外巨头垄断,其中以日本公司占据绝对主导,例如我们熟悉的三菱、东丽等等。
正如芯片生产,我们被光刻机卡了脖子,在高端屏幕生产领域,我们同样在生产设备方面受到限制。
LCD 屏幕生产主要涉及工艺、量度、检测修复等设备,而这类设备中比较先进的基本上都是由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企业生产。
一块简单的 LCD 屏幕,其实上游细分的领域非常多,而每个领域都积累了大量的关键技术,在这些材料、设备领域,中国 LCD 屏幕供应链的发展仍然处于初期阶段。
虽然国内屏厂在中游的生产制造环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 LCD 市场份额上面没有对手,但在 LCD 面板上游核心技术领域,仍然有诸多空白需要填补。

▲TCL 华星 8.5 代 LCD 产线
不过通常来讲,越靠近中下游,企业体量越大,在供应链中的话语权越重,其实上游企业虽然掌握着核心技术,但离开了中国屏厂,他们的技术也无法高效的转化为产品。
能够将 LCD 技术大规模、高效率、高良率、低成本的落地,变成看得见摸得到,能够用在终端产品中的面板模组,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离开了中国屏幕厂商,美日韩上游材料企业空有一身技艺,也无法将技术转化为产品,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屏幕厂商在 LCD 领域的话语权越来越重的原因之一。
他有需求,你有技术,我来帮你们实现。这就是中国屏厂所擅长的。
中国屏厂在 LCD 市场中 “制造中心”的地位,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其他国家可以取代。
级别: 八片秋叶

UID: 232159
精华: 0
发帖: 45295
威望: 41006 点
无痕币: 10131 WH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807(时)
注册时间: 2014-06-03
最后登录: 2024-06-02

谢谢楼主辛苦分享,了解一下。
Total 0.032210(s) query 5, Time now is:06-03 02:54, Gzip enabled 粤ICP备07514325号-1
Powered by PHPWind v7.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13 秋无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