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软的会,硬的也不弱,手把手教你换电脑电容
级别: 四缕秋风
UID: 54611
精华: 0
发帖: 200
威望: 2110 点
无痕币: 1594 WH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24(时)
注册时间: 2008-09-14
最后登录: 2012-05-29

0 软的会,硬的也不弱,手把手教你换电脑电容

软的会,硬的也不弱,手把手教你换电脑电容!

电容爆了,可不能老开着机不关啊.......
电容,电脑里面的主要电子元件,主要出现在:主板,显示卡,网卡,声卡等pcb板上,也是经常出现故障的元件,它的故障率远远高于其他电子元件。
电容的常见故障主要是由于电压不稳和工作温度过高导致电容的爆桨或破裂。这时我们的电容已经不能再给CPU/GPU等主要元件提供纯净的电流,严重影响主机板,CPU,显示卡的寿命。当我们发生电容有异常的时候就需要考虑更换了。
拿去维修店更换?..那岂不是被宰,一个高档(三洋电容)也就是我们常用在主板上的型号<1500uf 6.3v 105C>的电容也就不到3块钱,但是拿去维修店少则十元,多则几十元。有的JS(JS代表奸商,一般在PC DIY杂志中出现)在菜鸟不知情的情况下居然要价上百!这是本super diy去中关村电脑城遇到过的一件铁事。我们虽然是hacker,但是谁又对硬件知识了解多少呢?不怕,今天就让我来教大家怎么弄,让我们也来享受一把“芯片级”维修。
我们要做到不给JS一份钱,连电容都去taobao.com上买性价比高的,拿起我们手上的工具,跟着我下面的文章,开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所换的电容价格(2元一个)。这个淘宝网上有价,大家自己可以去看看。。
首先还需要去硬件版了解电容的知识。如下:
温度与电容的关系
一、温度与电容的寿命
   一般情况下,电容的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最明显的是电解电容器。一个极限工作温度为85℃的电解电容器(电脑用电解电容极限工作温度约在105℃左右),在温度为20℃的条件下工作时(电容:好舒服啊),一般情况可以保证181019小时的正常工作时间;而在极限温度85℃的条件下工作时(电容:救命啊),一般情况仅仅可以保证2000小时的正常工作时间。别说电容了,我也不愿意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生活。
二、温度与电容的损耗角正切值。
   任何电容器都有一个损耗角正切值,即电容器的损耗。一般情况下正切值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例如CC10型超高频瓷介电容的损耗角正切值,在正常温度下(20℃±5℃),为0.0012,在正极限温度下(85℃),却为0.0018。可以看出,受温度的影响是较大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三、温度与电容的绝缘电阻。
   一般情况下,随温度的升高,电容的绝缘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绝缘电阻的降低又将导致电容的漏电流增大,电容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热,导致电容的温度升高,电容内部的电解液会因高温变成气体致使电容内部的压力增大,容易鼓泡、爆浆。相反温度越低,使得电导减小,绝缘电阻上升,阻隔电流,导致供电不足。
四、温度与电容的容量。
   电容的温度系数是指电容的容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精密电容定时电路和由电容决定频率的振荡电路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温度对电容容量的影响,否则,电容定时电路就会定时不准确;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就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实例:
低温情况下:
一、主板不工作
  单位年初新装配了一个计算机机房,主要配置为i810T主板、赛扬3 1GHz wwCPU,几个月来工作都很正常。自从进入冬季,计算机陆续出现故障,每天早晨开启计算机时,总有几台屏幕无显示。打开机箱观察,发现电源、CPU风扇转速正常,电源指示灯也正常,而硬盘指示灯却不亮。只留下主板、内存、CPU,插上Debug故障诊断卡测试,LED显示为00,说明主板根本没有运行起来,把内存、电源、CPU换到正常启动的计算机上测试都没有问题。更为奇怪的是,如果不关闭电源,大约15分钟以后,故障机又能恢复正常,此时切断电源再开机,也能顺利启动,进入Windows 98系统后,一切正常。后来,这种现象愈演愈烈,从最初的几台计算机到十几台。把主板拿到电脑城中去更换,在柜台处每块主板都能顺利启动,只得拿回来继续使用。
  单位机房位于顶楼,楼顶没有经过保温处理,虽然安装有空调,一般只在上机时间才开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注意到,只要先开启空调15分钟以后再开启计算机,所有故障机都能顺利启动,这才想到可能是由于机房中温度低造成的。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断,把故障机搬到有集中供暖的宿舍中使用,再也没有出现故障现象。为进一步查找主板故障部位,找来一个吹风机,用加热挡给主板加热,当加热到BIOS芯片附近时,主板顺利启动。由于自己的水平有限,无法进一步确定故障元件。估计是某个电阻或电容由于环境温度太低,电气参数值发生了变化,无法达到主板启动所需供电要求。
  通过查找资料知道,计算机对环境温度有严格的要求,分为a、b、c级,要求最低的c级为10~35℃,而早晨机房中的温度只有5℃左右,难怪电脑运行不起来。从此以后,先开空调30分钟以后再开启计算机电源,故障再没出现过。
  二、计算机找不到硬盘
  朋友于今年夏天对自己的电脑进行了升级,主板为升技IS7(BIOS版本为1.4),由于资金有限没有购买新的硬盘,使用的是从品牌机拆下来的希捷U5 20GB硬盘,一直都很正常。进入冬季以来,朋友反映刚开机时,偶尔找不到硬盘,重新启动一次就能找到了,最近情况越来越糟,大概要重新启动好几次才能找到。赶到朋友家中,开机检查,在内存自检过后,检测IDE设备时,只能找到三星52×光驱,而无法找到硬盘,初步判断数据线或硬盘出现问题。拆开机箱,把光驱和硬盘的80芯数据线互换,再次开机,系统还是只能检测到光驱而检测不到硬盘,看来硬盘数据线没有问题,把自己带来的希捷7200.7 80GB硬盘接到朋友的计算机上,顺利识别出新硬盘,看来是朋友的硬盘坏了。此后的几天,把20GB硬盘用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却一直都很正常,并没有出现主板找不到硬盘的情况,而把硬盘接回朋友的计算机问题依旧。  
在朋友家多次开机实验,把耳朵贴近硬盘同时观察显示器,感觉总是在主板侦测完IDE设备以后硬盘才出现高速转动的声音,推测可能是由于硬盘还没有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主板已完成IDE设备的检测。对比朋友与笔者计算机的工作环境发现,朋友家住在一幢高层建筑后面的平房中,冬天只是用电暖器供暖,房间的温度很低,而自己家是在集中供暖的小区,室温很高。从硬盘的结构分析,电机带动硬盘盘片高速旋转,通过磁头臂的摆动读取盘片数据信息,转动部分的润滑剂在低温环境下很可能处于半凝固状态,从硬盘加电开始运转到完全进入正常状态的时间比环境温度较高时慢得多,而现在的主板都支持快速自检功能,在硬盘还没有进入正常状态的情况下已经完成了IDE的检测,当然无法找到硬盘。
  开机进入BIOS对照主板说明书查看有关快速自检功能的选项,在Advanced BIOS Features中有一项"Delay IDE Initial",就是延缓IDE设备初试化的等待时间,可设置范围为0-15,单位为秒,默认情况下为0。把数值设为15秒,保存退出重新启动计算机,主板在检测IDE设备之前并没有等待15秒钟,还是没有找到硬盘。是不是主板BIOS有Bug呢!换上我的80GB硬盘,以最快的速度安装好系统,驱"猫"到"驱动之家",找到了升技IS7的最新1.5版BIOS,下载刷新,换回20GB硬盘,再次把"Delay IDE Initial" 数值设为15秒,重新启动,检测完内存系统停顿,15秒后才开始检测IDE设备,顺利识别出U5 20GB硬盘。
  
三、液晶显示器无显示   由于工作需要,单位给配备了一台奇丽CMV-1515液晶显示器,几个月来工作都很正常。进入冬季,液晶显示器却出现了问题。在开机时,屏幕上出现类似杂波干扰的光栅闪烁,同时还能听到像继电器"喀哒喀哒"的吸合声。此时主机的硬盘灯还在闪烁,一会儿从音箱中发出进入桌面的声音,看来系统还在运行。换用旁边的一台普通CRT显示器,图像显示正常,再把液晶显示器换到旁边的主机上,故障依旧,看来是液晶显示器的问题了。
  打车到电脑城更换,在经销商那里液晶显示器却显示正常。经过咨询得知,液晶显示器需要适宜的工作环境,在说明书中也标明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为5℃~35℃,湿度20%~80%。而单位办公室里早晨的最低温度也就在5℃左右。回单位实验,打开空调当环境温度达到20℃时,再打开液晶显示器,屏幕显示正常,看来当初液晶显示器无显示就是温度太低的原因。
一、一颗散装Athlon 2500+(以下简称2500+)CPU,在AVC C86散热器的强大风力帮助下,这颗CPU在未加电压的情况下稳定运行在3200+(2.2GHz)的频率下。日常使用PhotoShop、CAD以及玩FarCry、DOOM3等游戏都非常流畅,让笔者充分领会到AMD处理器的超值之处。
  可惜,好景不长。国庆刚过,笔者发现该CPU的工作状态变得极不稳定,在CS:S以及大多数3D游戏中时常死机。难道是超频能力下降了?笔者尝试将电压提升到1.75V(默认为1.65V),但情况依旧。而将频率降到2500+(1.9GHz)则一切 正常。在排除了内存及电源的问题后,笔者开始怀疑是不是CPU自身的原因。  首先从温度方面考虑,会不会是CPU散热器上堆积了太多灰尘或者是导热硅脂干涸,影响了散热?笔者立即着手清洁了散热片和风扇,并更换了高档ARCTIC SILVER 5纯银导热膏,然而问题依旧。经仔细观察,在清洁散热器前后,CPU温度只相差3℃,这么细微的温差应该不是造成超频失败的原因。   无奈之下,笔者将目光放在了主板上。经过细致的观察,发现这块主板CPU供电电路附近的一颗铝电解电容顶部已经隆起,且整个电容也有些变形(电容出现问题——电容漏液的前兆,也就是大家说的"电容爆浆")。难道这就是造成超频能力下降的罪魁祸首?好在 主板还在保修期内,笔者立即动身前往主板维修中心更换了该电容。插上CPU,安好风扇,开机,果然2500+获得重生,稳稳当当地运行于2.2GHz频率下,熟悉的3200+又回来了!
  虽然主板上的这颗电容还并未彻底"爆浆",但其滤波能力已不稳定,使供给CPU的电路信号质量下降,造成系统稳定性也严重下降。好在问题被及时发现,如果电容出现了爆裂,电解液喷溅到主板其他元件上将造成更大的影响。而电容为何会出现"爆浆"的现象, 笔者估计是长期没有清理主板,CPU散热器吹出来的灰尘大量堆积在CPU附近的供电MOSFET和电容上面,造成电容温度升高;并且长时间超频,超频过程中CPU功耗增加,需要的电流自然会增大,电流增大后电容工作温度也要升高,而高温是让电容"爆浆"的 重要因素之一。
二、小电容引起大问题(无故重启与死机)
日前朋友电脑发生不明故障,找我去帮忙。基本上都是一开机可以进入windows(用的是XP系统),在看电影是看到某一段是就死机,是连鼠标都无法动那种,按ALT+CTRL+DEL都没有反应,只能按reset重启。后来渐渐变成一开机打开某些文件夹马上死机。
我开始怀疑是硬盘问题,马上换了快硬盘一试,但是问题依旧。于是我开始检查主机内部,我觉得可能试内存、CPU、电源的问题(其实我也怀疑过是主板的问题,但是是微星的主板,所以就没想太多了。) 然后就依次换了内存、电源、CPU测试,但是问题依旧。我觉得这是不可思议,到底是什么问题?让我苦想了好久。
然后我想只剩下一个可能了,那就是主板!于是我再次仔细检查主板,发现有不少电容顶部都有不同程度的鼓起,并有少许黑色的不明物质。看来是机箱内温度过高导致电容鼓包了,于是我把这些电容都烙铁取了下来,用万能表测了一下阻值,基本上都与标称电阻想去甚远,于是就跑到电子市场买了一些标牌一样的回来一一换上。
把所有东西接上加电测试, 进入windows打了几盘魔兽, 又看了一下原来会死机的那段电影,毫无问题。
电容参数及介绍
一、电容的分类和作用
电容(Electric capacity),由两个金属极,中间夹有绝缘材料(介质)构成。由于绝缘材料的不同,所构成的电容器的种类也有所不同:
按结构可分为:固定电容,可变电容,微调电容。
按介质材料可分为:气体介质电容,液体介质电容,无机固体介质电容,有机固体介质电容电解电容。
按极性分为:有极性电容和无极性电容。 我们最常见到的就是电解电容。
电容在电路中具有隔断直流电,通过交流电的作用,因此常用于级间耦合、滤波、去耦、旁路及信号调谐
二、电容的符号
电容的符号同样分为国内标表示法和国际电子符号表示法,但电容符号在国内和国际表示都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在有极性电容上,国内的是一个空筐下面一根横线,而国际的就是普通电容加一个"+"符号代表正极。
三、电容的单位
电容的基本单位是:F (法),此外还有μF(微法)、pF(皮法),另外还有一个用的比较少的单位,那就是:nF(),由于电容 F 的容量非常大,所以我们看到的一般都是μF、nF、pF的单位,而不是F的单位。 HgtM]# n9s
他们之间的具体换算如下:
1F=1000000μF <18Y;35=
1μF=1000nF=1000000pF
四、电容的耐压 单位:V(伏特)
每一个电容都有它的耐压值,这是电容的重要参数之一。普通无极性电容的标称耐压值有:63V、100V、160V、250V、400V、600V、1000V等,有极性电容的耐压值相对要比无极性电容的耐压要低,一般的标称耐压值有:4V、6.3V、10V、16V、25V、35V、50V、63V、80V、100V、220V、400V等。
五、电容的种类
电容的种类有很多,可以从原理上分为:无极性可变电容、无极性固定电容、有极性电容等,从材料上可以分为:CBB电容(聚乙烯),涤纶电容、瓷片电容、云母电容、独石电容、电解电容、钽电容等。下面是各种电容的优缺点:
无感CBB电容
2层聚丙乙烯塑料和2层金属箔交替夹杂然后捆绑而成。
无感,高频特性好,体积较小
不适合做大容量,价格比较高,耐热性能较差
CBB电容
2层聚乙烯塑料和2层金属箔交替夹杂然后捆绑而成。
有感,其他同上。
瓷片电容
薄瓷片两面渡金属膜银而成。
体积小,耐压高,价格低,频率高(有一种是高频电容)
易碎!容量低
云母电容
云母片上镀两层金属薄膜
容易生产,技术含量低。
体积大,容量小,(几乎没有用了)
独石电容
体积比CBB更小,其他同CBB,有感
电解电容
两片铝带和两层绝缘膜相互层叠,转捆后浸泡在电解液(含酸性的合成溶液)中。
容量大。
高频特性不好。
钽电容
用金属钽作为正极,在电解质外喷上金属作为负极。
稳定性好,容量大,高频特性好。
造价高。(一般用于关键地方)
六、电容的标称及识别方法
1. 由于电容体积要比电阻大,所以一般都使用直接标称法。如果数字是0.001,那它代表的是0.001uF=1nF,如果是10n,那么就是10nF,同样100p就是100pF。
2. 不标单位的直接表示法:用1~4位数字表示,容量单位为pF,如350为350pF,3为3pF,0.5为0.5pF
3. 色码表示法:沿电容引线方向,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数字,第一,
二种环表示电容量,第三种颜色表示有效数字后零的个数(单位为pF)
颜色意义:黑=0、棕=1、红=2、橙=3、黄=4、绿=5、蓝=6、紫=7、灰=8、白=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了,来看看我们今天要准备的工具:
1、热风枪 ---性能中等单价:50元(用来把固定电容引脚锡融化的东西)
2、相等型号电容 ---台系G-Luxcon 1500uf 6.3v 105c电容单价 2元(用于把已经损坏的电容替换的电容)
3、吸锡器(可不要)---手动型单价:12元(把融化的锡吸掉,以便把主板弄干净)
4、锡丝(可不要)---小管装单价:3元(制造新的锡)
注意了:一套所谓芯片级维修的装备也不过100元,你看电脑城满大街打着芯片级维修的店铺,他们就靠热风枪,吸锡器照例
有了这些东西,开始吧,首先看看我们的主机板,看图操作: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无痕币:+15(勇者无敌) 感谢分享
  • Total 0.043904(s) query 3, Time now is:06-01 15:25, Gzip enabled 粤ICP备07514325号-1
    Powered by PHPWind v7.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13 秋无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