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渣胎碗(散文)
十方秋水,漫长旅途.
级别: 十方秋水

UID: 116295
精华: 0
发帖: 111450
威望: 122808 点
无痕币: 4249 WH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6088(时)
注册时间: 2011-03-27
最后登录: 2024-03-09

0 渣胎碗(散文)

我的家乡景德镇,一座盛产瓷器的老城。其盛产的瓷器素有“明如镜、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之称。某日,当我于老城的文字行间行走,陡然感觉景德镇的渣胎碗应该不属于美誉之列。

望文生义,“渣”:即提出精华或流汁后剩余的东西。诸如渣子、渣滓、煤渣、甘蔗渣、豆腐渣,渣男、渣女。词典中与“渣”搭配 组合的字,好比虱子配臭虫,几乎就没个养眼的词,甚至扎人眼球。

渣胎碗镶金边--多此一举。这句是老城家喻户晓的歇后语。低贱的渣胎碗,装饰金边简直就是一种浪费。劳动人民生活实践中创造的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短小、风趣、形象,佐证我非奇思异想。试想,用渣料(瓷工亦称脚板屎)生产的瓷碗,品质肯定会大打折扣。

我于昔日的渣胎碗颇有印象: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一种盛饭器物。不大不小,盛二两米饭嫌大,盛半斤饭嫌小。形态粗犷,色彩青灰,沉甸甸。聪明的瓷工为了掩饰瓷胎先天不足,在碗壁上描绘了青花线条、图案,刻意提升它的美感,仍然无法掩饰它的粗糙。尽管如此,依旧博得平民百姓的喜好。理由概括有二:其一,经久耐用;其二,价格低廉。非常适合平民百姓家庭的消费、专供。

渣胎碗究竟什么年代开始生产?我不知道,不敢妄下断语。记忆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经济整体滞后,平民百姓收入偏低,渣胎碗成了香饽饽,卖得很是火爆。高山上打鼓--响咚咚。因为我的父母双双在瓷厂工作,每逢乡下亲戚来家里作客,都要买点渣胎碗回乡,以备不时之用。有的不在瓷厂工作的朋友,家中也要渣胎碗盛饭。好话说一堆,拜托父母帮助购买。不买贵的,只买对的。渣胎碗不是摆设品,它结实耐用,价格低廉,这是硬道理。

时间去哪了?不知不觉过去了几十年。乡下亲戚每每来访,不再提到渣胎碗。购买的是品质优良的青花餐具、手绘茶杯。生活富裕,水准提高,吃饭开始讲究美食美器。寻常百姓家,难觅渣胎碗。不经意间,渣胎碗无声无息退出了人们的视线。

隐退不代表消失。

如今,渣胎碗却被许多人追捧。与用渣胎碗盛饭,饮食无涉。当它重现江湖,已经摇身蜕变成了淘宝人士眼中十大瓷厂的“老货”、流金岁月中怀旧的老物件。对于渣胎碗,文化学者有板有眼,说那满壁的青花条线、纹饰却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间文化信息,至今非常值得解读。

渣胎碗时来运转。灰姑娘变公主、青蛙变王子;原本苦守厨房,现在又登雅堂,陈设于精致的厨柜。垃圾股变成优绩股,身价陡增。于是,有人掩饰不了呯呯心跳,攀上阁楼,撕破密封的尘网,四处寻找渣胎碗踪迹。大有掘地三尺之势。渣胎碗去哪了?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腰包鼓胀了,日子好过了,谁还甘愿捧着粗糙的碗吃饭。美食美器时代的来临,渣胎碗早就成为无人怜悯的弃儿。后悔了,当初为什么目光短浅,当初为什么没有收藏。一声叹气,只恨自己长着瓷器脑袋--不开窍。

实话实说,不掩饰自己。我也有点懊悔,如果当初能留几只渣胎碗,既可睹物怀旧,又可以把玩,多好!省得空留下一段苍白的文字……
十方秋水,漫长旅途.
级别: 十方秋水

UID: 116295
精华: 0
发帖: 111450
威望: 122808 点
无痕币: 4249 WH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6088(时)
注册时间: 2011-03-27
最后登录: 2024-03-09

这个可以看看,消磨时间
Total 0.035902(s) query 4, Time now is:04-28 13:35, Gzip enabled 粤ICP备07514325号-1
Powered by PHPWind v7.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13 秋无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