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大败局思考之一:Linux为何没有颠覆微软
千山同一月 万户尽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级别: 总版主

UID: 998
精华: 0
发帖: 604963
威望: 528524 点
无痕币: 3089 WH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61687(时)
注册时间: 2008-12-25
最后登录: 2024-03-29

0 大败局思考之一:Linux为何没有颠覆微软

1999年的梦想
我们把时钟拨回到1999年,那是第一代互联网公司的最高峰,也是微软的鼎盛时期,1999年微软是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几乎所有的个人电脑操作继续都基于其Windows系统,可以说微软掌管着全球几乎所有个人电脑的系统入口。基于微软过于强大的统治力,几乎每年都有新的软件说要颠覆微软的系统。而1999年的Linux系统是最被基于厚望的。那时候的一切都是如此make sense:Linux是开源的系统,和封闭的Windows系统完全不同(类似于今天的Android和IOS系统)。于是,大家给力Linux一个外号“微软的掘墓人”。
在大量.COM企业上市圈钱的热潮中,1999年8月11日,以开发Red Hat Linux著称的RedHat公司的股票在Nasdaq挂牌,股价当日狂升482%。4个月后,历史性的1999年12月9日,Red Hat股价窜升至286美元,免费的价值借助墨绿色的美元,得以完整体现。不过Red Hat的奇迹跟另一只Linux概念股比起来,只能算小巫见大巫。同一天,VA Linux的股票以30美元的价格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当天即创下股价暴涨733%的前无古人的记录,当日最高价达到320美元,最终以239美元收盘。VA Linux公司的奠基人兼投资人拉里·奥古斯丁一夜间身家暴涨16亿美元,成功跻身富豪行列,成为Linux帮助实现“美国梦”的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然而直到今天,Red Hat的股价都没有突破当年的高点!
后面的故事就是重复那些个破碎的童话梦。在网络股破灭的时候,Linux的story也迅速破灭。股价出现了暴跌。VA Linux股价一度跌到了1美元以下,而Red Hat也跌到了6美元以下。然而,Linux并不是类似于Pets.com这样商业模式有问题的泡沫,也不同于netzero这种太理想主义的互联网理念。大家都坚持认为,Linux代表的是未来。微软必然会被颠覆。很可惜,许多人都错了。如果那时坚持相信亚马逊能重新崛起,大量投资者和公司的命运或许会被改写。在Linux的粉丝中,不乏IBM这样的计算机巨头,也有Intel, Dell和HP这样的硬件厂商。IBM当时认为Linux是开源的系统,而只有开源的体系才能长大。微软这种封闭的体系必然会被毁灭。这就如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的不同,谁都无法说服对方。
开源的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一直是Linux系统的核心粉丝,他们反对这个系统被金钱控制,被商业化。自由软件教父Stallman特别地反复强调,自由软件中的“自由”就是自由,跟费用无关。在更早的时候,Stallman甚至把接受风险投资的Red Hat斥为自由软件的寄生虫。每个人都可以把各种自由的源代码收集到一起,打个包,然后贴上个自己的商标,比如Red Hat或者Red Flag之类的,拿到街上卖。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不同商标的商业化Linux版本的出现,不同版本之间的兼容性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而这将直接影响商业企业对Linux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同时,人们越来越担心Linux将会重蹈Unix走向分化的覆辙,一个四分五裂的Linux,将会变得像Unix一样逐渐失去价值。
每年都会重复一遍的童话故事。今天,我看了无数市场上鼓吹Linux多么伟大的文章,似乎每年写同样的文章都会获得认同。你几乎无法分辨,哪篇是2003年写的,哪篇是2013年写的。Linux毁灭windows成了软件行业过去十年最大的“不解之谜”。为什么没有发生。为什么伟大的无产阶级没有推翻资本家。今天,Linux系统在全球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中的市场份额依然低于5%。曾经被寄予厚望的RedHat公司目前的收入依然只有20亿美元。而在移动互联网浪潮来临的今天,基本上可以宣告了Linux童话破灭了。究竟是为什么?
微软的护城河
核心依然是微软强大的护城河。Windows的系统产生了足够强大的用户粘性,在这个体系向其他系统转移时,成本极大。Windows控制了几乎所有个人电脑的入口,特别是其Office应用软件。让用户无法摆脱其体系。虽然过去十年已经没有颠覆性的Windows产品出来。每一次的Windows操作系统都是骂声一片,但我们依然无法离开他。我们依然无法离开Office系统。虽然也有一些电脑厂商,包括Dell,HP等销售过带有Linux系统的个人电脑,但效果并不好。
在那个软件和硬件分开的年代,硬件厂商没有动力去推动任何软件操作系统。而微软很早就卡住了软件系统的位置。对于其他软件来说,其要获得增长都需要大量前期的试错成本。然而,这种试错对于硬件厂商希望多卖产品是违背的。所以我们看到,后来真正在PC端能够和Windows系统有所抗衡的就是苹果的OS系统了。苹果的乔布斯也很早领悟了微软作为一个封闭系统的好处。OS系统是和当时的windows操作系统初衷是类似的,制定了很高的转换成本。但是比微软更聪明的是,乔布斯很早就想到了软件和硬件的结合。OS不是一个单独的体系,是和苹果电脑连接在一起的。如同一个躯体中的灵魂,谁都离不开谁。而苹果电脑通过其时尚的设计吸引了最早的一批果粉。我记得那时大学的电脑房中就有普通用windows系统的电脑和专门用OS系统的苹果电脑。
安卓继承了Linux的初衷
革命最终的成功是因为那些先驱付出的生命和汗水。Linux虽然直到今天一直没有完成其“微软掘墓人”的使命,但传承了Linux开源系统的安卓却逐渐在做到。安卓是一个开源的系统,而且免费,通过开源让全社会的工程师都在帮助这个系统进化。这也是当年Linux的初衷。安卓系统能够成功还是基于他重新开辟了战场:移动互联网终端。而且在渗透率刚刚起来的时候,安卓就反思了当年Linux无法对抗的案例。在苹果的OS还没有完全长大后,通过非苹果联盟,把自己做大。
最后的小结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景象:在互联网1.0时代,个人电脑终端基本上被windows操作系统垄断。微软是互联网1.0时代最大的受益者。个人电脑渗透率崛起,互联网的开始,大幅带动了公司在成长。基本思路是卡位一个高成长行业,然后变大。当用户完全适应了其操作系统后,微软开始收费。你说Windows,Office有多好?也很难说。但是我们就是习惯了。大部分人都不会用里面的高深功能,然而用户已经不想转换成本。这就是真正的护城河。在微软已经做到足够大后,Linux出现希望能作为一个新的选择,甚至颠覆windows系统。显然,这种改变太难,也太晚。在移动互联网2.0时代,虽然苹果也想复制微软的路径,但其单品硬件的渗透非常非常难。从基因上,苹果也是一个软件公司。只是通过硬件来变现软件的价值。许多人买苹果手机不是为了功能,而是其IOS的便捷性,更好的用户体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少有苹果用户离开其体系。在这个新的移动互联网战场,安卓因为其开源和免费的特征,被大量苹果以外的手机厂商推崇。成为了移动互联网中市场份额最大的系统。而微软由于错失了移动互联网的布局,也算最终被当初Linux所代表的思想颠覆了。可惜晚了整整十年。。。
从一开始市场对Linux的预期就太高太高,回头看那些公司股票的市值都高的离谱。同时也完全低估了微软的壁垒。互联网是winner takes all。不能简单匡算市场份额99%的微软市值3000亿美元,而预期市场份额10%的Linux公司市值可以做到300亿美元。如果没有壁垒,在互联网是赚不到钱的。科技一定是不断颠覆,但新的颠覆未必发生在传统战场,可能在新开辟的战场去完成。Linux到了今天,依然还处于“每年在内心颠覆一次Windows"的阶段。但其发展速度远远慢于十年期的预期。今天依然有大量讲故事,讲梦想的企业。有些会实现,有些永远不会。但这些案例,我们最后回顾还是能带来巨大收货。
级别: 十方秋水

UID: 88
精华: 0
发帖: 129700
威望: 220794 点
无痕币: 105768 WH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51569(时)
注册时间: 2008-03-18
最后登录: 2024-03-29

谢谢楼主的分享。
千山同一月 万户尽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级别: 总版主

UID: 998
精华: 0
发帖: 604963
威望: 528524 点
无痕币: 3089 WH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61687(时)
注册时间: 2008-12-25
最后登录: 2024-03-29

这个可以看看,了解一下。
级别: 三阵秋雨
UID: 8777
精华: 0
发帖: 177
威望: 350 点
无痕币: 3150 WH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611(时)
注册时间: 2008-01-12
最后登录: 2024-03-23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恨只恨只争朝夕,朝气升云,云蒸霞蔚,久云成雨。
级别: 六行秋雁

UID: 122915
精华: 0
发帖: 5433
威望: 5136 点
无痕币: 21822 WH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733(时)
注册时间: 2011-08-25
最后登录: 2024-03-29

其实服务器上,linux做的越来越好了。
Total 0.349457(s) query 5, Time now is:03-29 17:56, Gzip enabled 粤ICP备07514325号-1
Powered by PHPWind v7.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13 秋无痕论坛